奉化區科協開展暑期系列科普活動賦能青少年科學成長
2025年暑期,奉化區科協精心策劃并組織了一系列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科普活動,以沉浸式體驗、社區化服務和創新性實踐為抓手,充分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,全面提升科學素養,讓科技點亮孩子們的多彩假期。截至目前,已有900余名青少年參與活動,在全區掀起了一股暑期科學探索熱潮。
“夜宿博物館”再升級 機器人主題點亮科學夢想
7月5日起,由奉化區科協與奉化博物館聯合主辦的“夜宿博物館之機器人夜行記”活動火熱開展。這是博物館夜宿品牌活動開展的第6年,也是“博物館+科技”融合升級的第4年。今年,活動創新引入“新質生產力”主題,計劃通過6期系列活動,吸引全區300余名青少年走進機器人世界,開啟一段充滿科技感的奇妙旅程。
作為集科技探索、互動體驗與實踐創造于一體的特色活動,其以“科技賦能未來”為核心,為孩子們帶來了全新科學體驗。活動中,孩子們在專業導師指導下,系統學習各類生活服務機器人的前沿科技原理,并通過觀察研究、時間探索等互動環節解鎖機器人“隱藏技能”。例如,孩子們親手操控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,了解其內部傳感器和程序邏輯,真正實現“從看到做”的跨越。
特別設置的“科技帳篷夜話”環節,讓少年們在星空下分享科學夢想,沉浸式體驗“科技+人文”的雙重魅力。奉化區科協主席表示:“我們希望通過這種‘觀察+動手+創造’的模式,讓科普教育從單向傳授轉變為雙向探索,真正激發他們的科學熱情。”
科技課堂進村社 深耕科學育人沃土
作為奉化區科協暑期科普品牌項目之一,“科技課堂進村社”活動自2023年試點以來一直反響熱烈。2025年,該活動全面升級,將重點面向12個偏遠且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村社,開展36期科普實踐課程,預計惠及青少年500余人次。
課程依托“假日學校”平臺,將科學知識與趣味實驗巧妙融合。例如,水質檢測、新能源小制作等動手實驗讓科學原理變得生動易懂。同時,創新融入垃圾分類探究、水質檢測記錄等實踐任務,引導孩子們用科學思維觀察生活現象,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這種“家門口的科學課”不僅有效緩解了家長暑期看護難題,更通過“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”的模式,在村社中營造了濃厚的“學科學、愛科學、用科學”的良好氛圍。
流動科技館進社區 補充資源拓寬科學視野
為進一步完善社區科普服務體系,拓展優質科普資源的覆蓋面,奉化區科協持續推出“流動科技館進社區”活動,與“家門口青少年宮”項目形成資源互補。該活動通過將優質科普課程送進社區,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多元化的科技知識和互動體驗項目,與其他科普活動形成協同聯動,全方位助力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。這一模式成為推動社區科普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奉化區科協暑期系列科普活動的開展,既滿足了不同青少年群體的需求,又構建起多層次、全方位的科學教育體系。這些緊扣青少年興趣特點的活動,正在為區域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注入持久動力。